所在位置: 首页 >> 廉洁教育 >> 正文

廉洁从政篇:常与自己对对话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16-05-19 10:53:34 浏览:

     有人问古希腊哲学家安提司泰尼:“你从哲学中获得什么呢?”他回答说:“同自己谈话的能力。”古人也讲求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作为党员干部,应当经常与自己对对话,常常审视自己的言行,回顾自己一天当中做了哪些有意义的事情,对待工作是否尽心尽力,面对诱惑是否坚持了原则。多与自己对对话、交交心,能及时发现问题、修正言行、增强自律、完善自我。
  
  在思想上常与自己对对话。身是菩提树、心如明镜台,时时勤拂拭、莫使有尘埃。神秀大师告诫世人要不断掸拂心灵,不让它被尘垢污染障蔽了光明的本性。我们党员干部也要常常自省、自察,真正做到理想信念坚定,不被谣言蛊惑、不被杂音困扰。脑子里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清醒,千万不能得过且过、敷衍了事,不能作风漂浮、浮光掠影,不能脱离实际、急功近利。思想是行动的引子,一旦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,就会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辩解,就会在行动上出现偏差。俗话说:“不可乘兴而轻诺,不可因醉而生嗔,不可乘快而多事,不可因倦而鲜终。”这就告诉我们,在思想上要守欲,不可率性而为,对党员干部来讲,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。
  
  在工作上常与自己对对话。河南省内乡县古县衙内有一副楹联:“得一官不荣,失一官不辱,勿说一官无用,地方全靠一官;吃百姓之饭,穿百姓之衣,莫道百姓可欺,自己也是百姓。”这副对联广为流传,原因就在于它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道出了为“官”者的行为准则,一方面要将自己视为百姓中的一员,实实在在做事,勤政爱民;另一方面要高标准要求自己,做实实在在的事,造福一方。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的公仆,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,时常静下心来检视自己的工作是否勤勉、是否出于公心、是否符合党和群众的要求。正己然后可以正物,自治然后可以治人。只有自身工作出色,才能底气足、站得稳、行得正,才能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,求真务实、开拓创新,赢得干部群众的尊重和信任。
  
  在生活上常与自己对对话。鲁迅先生说过:“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,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自己。”常与自己对对话,是一个反省、自省的过程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我们不但要发现自己的亮点,更要审视自身的缺点,自觉扬长补短。自己把自己说服,是一种理智的胜利;自己被自己感动,是一种心灵的升华;自己把自己征服,是一种人生的成熟。在生活上常与自己对对话,就是要问问自己得到了什么、失落了什么,应该追求什么、放弃什么,从而要努力做到“不贪财,不为金钱所动;不贪色,不为灯红所迷;不贪杯,不为酒绿所醉;不贪吃,不为嘴馋所伤”。也只有常与自己对对话,才能过好金钱关,不向不义之财伸手;过好交友关,不滥交朋友;过好人情关,在人情面前坚持原则、坚守底线。
  
  在道德上常与自己对对话。细雨润物看不见,新竹拔节自有声,道德修养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。中国自古就有“不恐智不达,唯恐德不修”的说法。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,“一些人认为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是‘细节问题’,没有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小题大做。这种认识是十分错误的、有害的”。从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,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,大都是从道德品质上出问题开始的。党员干部要时刻告诫自己正确对待是非、荣辱、苦乐,在社会公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、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始终保持高尚的情操,做道德建设的参与者,躬身行德的实践者。道德上常与自己对对话,从我做起、从现在做起、从小事做起,留得精神美德在、留得功劳政绩在、留得民心口碑在、留得廉洁党纪在。
(中国廉政网
http://csr.mos.gov.cn/mos/cms/html/122/391/201205/16476.html